信息工程与物联网学院赴南浔开展非遗文化调研

发布者:信息工程发布时间:2025-03-12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教育引领青年大学生学习践行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近日,信息工程与物联网学院学院组建的“浔艺人·手艺人·守遗人”南浔非遗文化实践调研团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探索之旅,共同感悟非遗文化的深邃魅力与匠心独运的工匠精神。

调研团首先拜访了剪纸艺术传承人周倩,她擅长五分钟速剪,能迅速捕捉每个人的外貌特征,并创作出生动形象的人物剪纸,中间不能有一丝差错,和传统剪纸不同的是,她的作品在游客的见证下诞生,可以剪出游客自己想要的图案,让非遗活态化、可视化。她让调研团成员明白,优秀传统技艺的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辑里湖丝的发源地辑里村调研团一行现场观看了古法缫丝技艺的全流程展示。国家级传承人顾明琪老先生已经提前煮好蚕茧,备好了40℃的温水,他从蚕茧中挑出一缕生丝钩住,再绕到丝车上,随后他轻踩踏板,在木轮的转动声中和我们说道:“这是千年前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现在的机器缫丝虽然效率高,但是只适合大规模服装生产,手工缫丝既可以制作绫绢、云绢,还能用于修复古画、刺绣等,延长作品的保存时间”在顾明琪的眼中,每一根丝线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匹绸缎都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

调研的最后一站来到了南浔三道茶传承人王一士的茶室王老师亲自泡制三道茶,一边讲解每道茶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一边演示泡茶的技艺与礼仪。在茶香袅袅中,调研团成员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茶韵悠长的年代,感受到南浔人民热情好客、注重礼仪的生活态度。王一士老师在访谈中多次强调自己要把三道茶保护好、传承好,也要努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三道茶,共同将它发扬光大。

此次南浔非遗文化实践调研之旅,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与文化的觉醒。三位传承人不仅是技艺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的守护者,用自己的双手与智慧,让非遗之光在现代社会中熠熠生辉。下一阶段,物联网学院将进一步打造平台、创设载体,更好地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共同守护这份文化瑰宝,让非遗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让工匠精神在时代的浪潮中生生不息。(文/刘月、沈铭灵)